跳到主要內容

第一個 WM 的程式

雖說是程式,但其實只有寫了一個關閉表單的指令,並把一張小圖、一段文字與一個按鈕秀出來而已,沒什麼實際的功用,不過是回答了一些朋友如何開始寫 WM 程式的問題。所使用的工具是官方(微軟)的工具,在此不討論使用其他工具的方法(如 Java 等)。
若您要開發 WM 上的程式,您在電腦上需要安裝 Visual Studio 2005 或 2008(Express版本不支援 WM 的開發,也就是說,要另外花錢購買。)、 WM 6.1 SDK(最新版的,免費。)與支援中文的模擬器影像檔(image file,內有模擬器的外觀與各元件的資料。內建的為英文版影像檔。免費。)。先安裝 VS 2005 或 VS 2008,再安裝 WM6.1 SDK,最後則是安裝支援中文的模擬器影像檔。
安裝好了開發環境後,可以依照下述步驟開始一個新的專案,然後編寫第一個程式了。
1。啟動 VS 2005 或 2008,選擇「檔案」/「新增」/「專案」。
2。在左邊的專案類型窗格中選取「Visual C#」,然後打開在其下方的「智慧型裝置」子選單,選擇「Windows Mobile 6 Professional」。
3。在右邊的專案樣版窗格中選取「Device Application」(裝置應用程式)樣版。
4。在下方的名稱欄位寫上您自行指定的專案名稱。按「確定」。
到這裡,其實您就已經做好一個 WM 程式的殼了。如圖一所示。

圖一:新增專案的屬性設定

現在您可以直接按鍵盤的 F5 或選取「偵錯」/「開始偵錯」,以模擬器來執行程式。不過,目前沒什麼看頭,畫面上只有表單(Form)的標題文字與右上角的結束按鈕。

底下我們將三種元件加入到表單中,讓這三種元件顯示出來。

圖二:在表單中加入元件

1。如圖二,點選在右上方的「工具」頁籤。分別點選 PictureBox、Label 與 Button 並在中間模擬畫面中的適當位置畫出這三個元件所欲使用的範圍。

圖三:設定 PictureBox 元件屬性

2。如圖三,點選模擬畫面中的 PictureBox 元件,然後在右邊的屬性面板中選取(按「...」鈕)要置放到 PictureBox 元件中的圖檔。在 SizeMode 選項下選取「CenterImage」這會讓影像被置放在畫面的中間。

圖四:設定標籤元件的文字

3。如圖四,點選模擬畫面中的 Label 元件,在右邊的屬性面板中輸入所要顯示的文字。

圖五:設定按鈕元件上的文字

4。如圖五,點選模擬畫面中的 Button 元件,在右邊的屬性面板中輸入在按鈕上所要顯示的文字。此例為「ok」。

圖六:加在按鈕元件中的指令

5。如圖六,在模擬畫面中的 Button 元件上雙按滑鼠,進入程式編輯畫面。在按鈕被按下時所須執行的方法定義中,輸入 this.Close();,讓表單關閉的指令。

圖七:在 HD 上的執行情況

這樣就完成了一個簡單的,可以顯示一張小圖與文字的程式,圖七所顯示的,是依照上述步驟所編譯完成的程式在 HD 上執行的情況。
以上是一個編寫 WM 程式的方法。要開發具實用性的程式,當然會複雜許多,不過萬事總有個開始,希望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玩玩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以 Ad-Hoc 方式測試軟體 iOS 7.1 裝置需要使用具 SSL 憑證的伺服器

在進行 iOS 的 app 開發時,常需要讓一些團隊成員或測試者測試 beta 版的 app。如果您以 Ad-Hoc 方式發送測試用 app 給測試者下載安裝的話,使用者的裝置若已更新至 iOS 7.1,則您需要找個有 SSL 憑證,支援 HTTPS 的 host 來放置您的 app,否則測試者要下載測試軟體時,會遇上憑證無效的錯誤訊息而無法下載安裝。 提供給您參考,若您有相關的解決方法,也請不吝賜教分享給大家。 [更新] 可將 ipa 與 plist 檔上傳到 Dropbox 中的"公開檔夾(public)"中,然後連到 itms-services://?action=download-manifest&amp;url=<plist 檔的位置>,即可進行 Ad Hoc 的發佈。當然,測試者的裝置需經過開發裝置的 UDID 碼註冊才行。 另外,Google Site 因不支援以 itms-services:// 的協定連結,所以無法透過 Google Site 的連結來進行 Ad Hoc 的發佈。  [回覆 -> 天天網友] 請如圖所示般,複製 .ipa 檔的公開連結,將 .ipa 的公開連結加到 .plist 檔中。以同樣的方法複製 .plist 檔的公開連結,並將連到 .plist 檔的超連結寫成 itms-services://?action=download-manifest&amp;url=<plist 檔超連結> 的形式(沒有角括號),放在網頁中,或以電郵傳給測試者,點選之後,即可將 .ipa 檔下載安裝。不是以 HTML 的 <a href=""> 來連結。 您的問題應該是沒有在網頁的連結中使用 itms-services:// 的方式來進行連結,或不是連結到 .plist 的公開連結上。 .plist 的 URL 看起來會像是 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xxxxxxx/xxxxxx/xxxxxxxx.plist。網頁中連結的寫法是 <a href=itms-services://?action=download-manifest&amp;url=https://dl.dropboxuserco...

某些特定的 iOS 開發者遭受由 iMessage 而來的 DoS 攻擊

據 MacRumors 引述 The Next Web 的報導指出,某些特定的 iOS 開發者遭受由 iMessage 而來的 DoS(Denial of Service)。 據遭受鎖定的 iOS 開發者 Grant Paul 的說明,Apple 並沒有為 iMessage 的訊息傳輸量設限,所以攻擊者可以用短時間內發出大量訊息的方式來進行阻斷式攻擊。另外,攻擊者也可發出以 Unicode 編碼的"複雜"文字或數量龐大的文字訊息,讓 iMessage 受不了,無法計算(render)文字訊息,這就可以讓 iMessage 無法順利開啟。 文章中也提到 iH8sn0w 這位越獄工具與軟體的開發者指出,透過 AppleScript 就可以發出這種 DoS 的攻擊。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跳轉收看。

Google Spaces 社群通訊的新選擇

繼 Google+ 之後,Google 再發表 Spaces 搶佔社群通訊的市場。與 Line、Facebook Messenger 類似,Google Spaces 讓使用者可以在建立群組空間後,將親朋好友加進群組中,隨時張貼分享連結、圖片、YouTube 影片與文字訊息,而且可針對某某個貼文發起群組對話。 使用 Spaces 需要有 Google 帳號,相信在使用者普遍擁有 Google 帳號的情況下,這不會是問題。底下由小弟截圖說明一下 Web 版的操作概況,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試用看看。Google Spaces 官網:https://get.google.com/spaces/ Google Spaces 官網   登入 Google 帳號後可建立群組空間   按下透過下列方式邀請,可以複製連結、電子郵件與 Facebook 的方式來邀請親朋好友。 分享的貼文   在群組中分享連結   在群組中分享圖片   在群組中張貼文字訊息 介面簡潔,操作容易,有 Google 帳號的朋友用來應該很方便。Google Spaces 也有 Android 與 iOS 的版本,在手機上也可以使用。 小弟也弄了個群組,https://goo.gl/spaces/139AccKnTA7TvaXe6,雖然與老宅男沒什麼好聊的,但歡迎您加入,測試一下 Google Spaces,:p。 **本來想透過學校的 Google App for Education 帳號來使用,如此工作或教學上就比較方便,沒想到目前 Google Spaces 目前尚未支援 GAP for Education 的帳號,希望 Google 可以很快就提供 Spaces 給教育單位的帳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