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Cotton Notes 的操作方法

幾天前小弟在 App Store 上找到了一套生產力 App,Cotton Notes。其功能強大,雖然操作並不複雜,但對剛剛接觸的使用者而言,還是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小弟自告奮勇來寫份使用的說明,希望對其使用者有幫助,讓轉用的過程順利一些。個人推薦這套 App,因為可以在其上完成許多工作,讓您少安裝一些 App,將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小弟建議您在 iPhone 4 與 iPad 2 以上的機子中使用 Cotton Notes,因為在 iPhone 4 (小弟正在用的)上的執行反應已經不太快速了。


螢幕擷取_13_1_17_下午6_52

因為小弟時間的關係,我會儘量利用時間來把它寫完,但…不會一次寫完,還請見諒。

。主要功能

Cotton Notes 的主要功能是記事、待辦事項的整理。雖然不是專案管理類的 App,但靈活運用其上述的兩項功能,就能讓您在處理大小事的時候,比較從容不迫些。此外,因其記事的功能可以將照片、檔案、地點以及時間限制等資訊附加上來,所以可以運用它來進行 PIM 的工作。Cotton Notes 的主要功能有,支援 Dropbox、分享記事的協作、可在網頁中編輯記事、待辦事項、在記事中附加照片與檔案、標籤搜尋、佈景主題、OPML 格式匯入及 Markdown 語法的支援等。

。主要操作介面

Cotton Notes 有兩個主要的操作介面,小弟將之稱為記事面板 (Home) 與分類整理面板。在記事面板中,您可以增加新的記事、調整記事的位置與其跟其他記事的從屬關係(樹狀結構)、刪除記事,還有瀏覽記事內容等。分類整理面板,則可依照搜尋條件、日期、常用、照片、檔案與位置等方式來列出與其有關的記事,在分類整理面板的下方則有 Markdown、Sync 與設定等選項可供使用。小弟以 iPhone 4 上的介面來進行說明,在 iPad 上的使用方式都完全一樣,只是內容的顯示方式有所不同,iPad 上的介面看來更棒,特別是在 iPad mini 上,速度比 iPhone 4 來得快,大小適中,棒呆了。兩個面板的切換方式很直覺,把記事面板往下滑,就可以看到分類整理面板,反之,就可以將記事面板再往上拉回來。

記事面板

圖片


分類整理面板

圖片


Cotton Notes 支援橫向顯示,所以您可以直著看,也可以把 iPhone 或 iPad  打橫來使用。將記事面板再往上推,可以將分類整理面板的選單列給藏起來,如此,記事面板可以全螢幕顯示。此時,將記事面板往下滑,就可以再將選單列顯示出來。

IMG_3115


記事面板全螢幕顯示


IMG_3116


橫向顯示


。記事結構

接著我們來看記事面板怎麼操作,請您先記住這套 App 記事結構的概念,每一筆資料都叫作記事 (note),每一筆記事下可以有多筆記事,最上層的記事只有一筆,我把這筆記事稱為根記事 (root note)。在記事面板中,根記事是以大綱 (outline) 的方式來顯式的,其實根記事就是樹狀結構的樹根。您可以看到有 5 個前頭有 + 號的根記事,預設的根記事不只這些,我已經依照個人需要刪減過了。您可以按 Home 右邊的 + 號新增一筆根記事,Home 這個名稱是無法更改的,請您就將它當作是一個操作模式 (mode)來看待。再來是 Quick Add,這項也是不能刪或改的,用途是讓您可以很快地增加一筆塗鴨記事、位置記事或只是一般的記事。建議將 Quick Add 看成是一項功能而不是根記事。其下的四項,就是根記事了。點按根記事前的 + 號,就可以將之開啟,顯示在該根記事下的所有記事,也就是說,您可以將根記事用來作為是分類的名稱,當然根記事本身也是記事,底下可以只包含與這個根記事有關的記事資料。

。Quick Add

瞭解記事的結構之後,我們來看看如何新增一筆記事。先看 Quick Add,它可以讓您快速地新增塗鴨、位置或一般記事,點選其右最左邊的畫筆按鈕,可以進入到塗鴨記事的編輯模式中。塗鴨記事只能使用黑色,而且筆刷大小是固定的,不過我認為如果是用來作為記事用述的話,這樣子已經夠用了,要用來畫圖的話,則請選用畫圖專用的 App。塗完鴨後,按右上角的 Done 鍵,就可以回到記事面板,而這時您就可以看到新增的塗鴨記事。Cotton Notes 會自動幫您的記事加上標題,像塗鴨記事的話,它會加上「Sketch from 建立日期」的標題。如果您要修改標題或者調整記事的一些屬性的話,請點選其標題。而如果您點選標題旁的三角形鈕,則會進入這個記事的關注模式 (focus mode)。這些功能就所有記事而言都是一樣的,所以容後統一說明。

IMG_3117


塗鴨記事


IMG_3119


塗鴨記事為根記事


IMG_3120


更改記事標題或屬性


接著來看 Quick Add 右方的第二個按鈕,拍照按鈕。按了這個鈕之後,就會進到 iPhone 或 iPad 的相機模式,拍完照片後,會像塗鴨記事那樣,幫您加上影像記事的建立日期作為該記事的標題,並回到記事面板來。點按影像記事中的影像,就可以進到全螢幕的影像檢視模式中,影像在這個模式中還可被另存到相機膠卷裡頭,也可被複製或用電子郵件傳送出去。

IMG_3122


影像記事為根記事


按下 Quick Add 右方的第三個按鈕,可以新增一筆一般記事。畫面就會像上述的記事屬性編輯那樣,提供許多功能可以讓您編輯記事的屬性。

IMG_3124

一般記事為根記事


。記事的移動與刪除


記事的移動操作很簡單,只要在某記事上長按,記事就會變成一條藍色的橫線,然後就可以移動任何您想要放置記事的位置。但如果您要將記事放到另一個根記事中成為它的子記事,則您要先點根記事最左邊的 + 將其展開,然後將要放到其中的記事拖放進去,這樣就可以了。要刪除記事則是向左一劃,刪除按鈕出現,然後點按刪除按鈕即可。請注意,刪除記事並沒有回復功能,這點要小心。


IMG_3207


IMG_3208


IMG_3209


。新增記事


有兩種新增記事的方法(其實應該說是新增根記事的方法有一種,一般記事的方法有一種),第一種是點按記事面板最上方 Home 右邊的 + 號,這可以在記事面板的最下方,新增一筆根記事。如果此時不想新增記事,請按鍵盤的退位鍵(backspace),或屬性工具列最右邊的隱藏鍵盤鈕,都可以取消新增記事的操作。第二種則是在現有根記事下新增一般記事的方法。點按在記事面板某根記事右邊的三角形按鈕,進入細部編輯模式。點按右上角的 +,就可以在這個根記事下新增一項子記事。取消新增操作的方式如上所述,按鍵盤的退位鍵屬性工具列上的隱藏鍵盤鈕。此外,在細部編輯模式右上角新增記事鈕的左邊有個星號,這可讓您將這個記事串加到常用記事類底下。在轉換到分類查詢面板時,點按常用類,就可以看到這個記事會出現在其中。常用記事功能有一個限制,即它只能標示出根記事,或者是其下還有記事的一般記事,樹葉記事(某一記事串樹狀結構最底下的記事)的話,就無法被標成常用記事。


IMG_3210


新增根記事


。屬性工具列


再來就要介紹很重要的屬性工具列了。當您編輯一份記事時,它會出現在鍵盤上頭。由左而右分別是,階層工具、附檔工具、屬性編輯工具與匯出工具(這是小弟為了說明方便所取的名稱,原廠並沒有特別為這些工具取名稱,而隱藏鍵盤小弟則不將它歸在屬性工具裡頭。),底下我們就從左邊的階層工具開始看起。


階層工具是用來調整記事在記事串中所在的階層而設的,點按階層工具,就可以將其展開,看到底下的子功能,再點一下,就可以將子功能選單收折起來。它有 4 個子功能,第 1 個子功能是上移一層,第 2 個子功能是下移一層,第 3 個子功能是新增子記事,第 4 個子功能是移動記事。這些功能應該都可以看圖示就可以知道其作用的,小弟就不再贅述。


IMG_3217


階層工具


再來是附檔工具,這個工具底下有拍照、選擇照片置入、置入塗鴨、置入附檔、標記位置及置入 Evernote 記事等 6 個子功能。有拍照或置入照片的記事,只要點按記事中的照片,就可以進入照片的檢視模式,而其中也有將照片儲存至相機膠卷、複製或以電子郵件傳送的選項。


IMG_3218


附檔工具


IMG_3216


影像檢視模式


接著是屬性編輯工具,其下有置入標籤、設定記事訊息(裡頭有到期日、重要性、狀態與評分等項)、將記事改為待辦事項(前有可勾選完成的圓圈)、為記事加上開啟密碼(只有其下還有子記事的記事才能設定開啟密碼)、標示完成以及刪除等子功能可供操作使用。


IMG_3219


屬性編輯工具


第 4 個是匯出工具,可將記事匯出到 iCloud、Dropbox、Evernote 或是以電子郵件傳送。


IMG_3221


匯出工具


到這裡,已經將 Cotton Notes 的編輯功能都介紹完了,相信您應該可以瞭解 Cotton Notes 的能耐。您可以將它視為是階層式的待辦事項、記事與行事曆的整合式筆記工具。剛開始使用,就行動裝置的 App 而言,操作上可能會稍嫌複雜,但用一段時間上手之後,您將會發現,它還可以有許多運用的方式,有待您去發掘。唯一讓小弟覺得可惜的地方是,它在電腦上沒有相對應的應用程式可用,只能將記錄在其中的資料以文字格式送出來,這是個人覺得不方便的地方,還好它還提供備份的機制,讓您可以將資料備份下來,有所延續。另外,沒能在進入 App 時提供操作密碼上鎖的功能,也是個人覺得美中不足的地方,雖然每份記事(包括根記事)都可以用密碼上鎖,但如能在啟用 App 時就需要密碼的認證才能使用的話,這會更加方便。進行中文文字輸入時,似乎不支援手寫的方式,所以…,請改用其他使用鍵盤的輸入法。


以上就是小弟對 Cotton Notes 這套 App 所進行的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以 Ad-Hoc 方式測試軟體 iOS 7.1 裝置需要使用具 SSL 憑證的伺服器

在進行 iOS 的 app 開發時,常需要讓一些團隊成員或測試者測試 beta 版的 app。如果您以 Ad-Hoc 方式發送測試用 app 給測試者下載安裝的話,使用者的裝置若已更新至 iOS 7.1,則您需要找個有 SSL 憑證,支援 HTTPS 的 host 來放置您的 app,否則測試者要下載測試軟體時,會遇上憑證無效的錯誤訊息而無法下載安裝。 提供給您參考,若您有相關的解決方法,也請不吝賜教分享給大家。 [更新] 可將 ipa 與 plist 檔上傳到 Dropbox 中的"公開檔夾(public)"中,然後連到 itms-services://?action=download-manifest&amp;url=<plist 檔的位置>,即可進行 Ad Hoc 的發佈。當然,測試者的裝置需經過開發裝置的 UDID 碼註冊才行。 另外,Google Site 因不支援以 itms-services:// 的協定連結,所以無法透過 Google Site 的連結來進行 Ad Hoc 的發佈。  [回覆 -> 天天網友] 請如圖所示般,複製 .ipa 檔的公開連結,將 .ipa 的公開連結加到 .plist 檔中。以同樣的方法複製 .plist 檔的公開連結,並將連到 .plist 檔的超連結寫成 itms-services://?action=download-manifest&amp;url=<plist 檔超連結> 的形式(沒有角括號),放在網頁中,或以電郵傳給測試者,點選之後,即可將 .ipa 檔下載安裝。不是以 HTML 的 <a href=""> 來連結。 您的問題應該是沒有在網頁的連結中使用 itms-services:// 的方式來進行連結,或不是連結到 .plist 的公開連結上。 .plist 的 URL 看起來會像是 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xxxxxxx/xxxxxx/xxxxxxxx.plist。網頁中連結的寫法是 <a href=itms-services://?action=download-manifest&amp;url=https://dl.dropboxuserco...

Apple 更新 12" MacBook

上一篇才打完,就看到 9to5Mac 發佈阿婆更新 12" MacBook 產品線的消息了。不到 10 分鐘就被打臉了。 新的 MacBook 採用 Intel 第六代 Core M Skylake 處理器,時脈有 1.1 GHz 及 1.2 GHz 二種,8 GB RAM 與 256 GB Flash Storage,高階款則有 512 GB 的儲存空間。電力可維持 10 個小時的無線上網瀏覽,機殼顏色有新的玻瑰金色,新款的售價與第一代 MacBook 相同,從 $1299 起跳。

某些特定的 iOS 開發者遭受由 iMessage 而來的 DoS 攻擊

據 MacRumors 引述 The Next Web 的報導指出,某些特定的 iOS 開發者遭受由 iMessage 而來的 DoS(Denial of Service)。 據遭受鎖定的 iOS 開發者 Grant Paul 的說明,Apple 並沒有為 iMessage 的訊息傳輸量設限,所以攻擊者可以用短時間內發出大量訊息的方式來進行阻斷式攻擊。另外,攻擊者也可發出以 Unicode 編碼的"複雜"文字或數量龐大的文字訊息,讓 iMessage 受不了,無法計算(render)文字訊息,這就可以讓 iMessage 無法順利開啟。 文章中也提到 iH8sn0w 這位越獄工具與軟體的開發者指出,透過 AppleScript 就可以發出這種 DoS 的攻擊。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跳轉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