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WWDC 2014 紀要 1 --- Mac OS X 10.10 Yosemite 優勝美地 的特色

Image

本文所有的圖片,皆截自 Apple WWDC 2014 Keynote 視訊串流

WWDC 2014 剛開始,眾所矚目的 Keynote 於凌晨 3 時結束,各方的看法也在今天紛紛出爐。小弟本想於凌晨同步寫寫實況與看法,但礙於小弟的語文功力仍待提升,而且內容太多不易即時消化,所以到現在才有時間靜下心來,寫寫想法。

整體而言,這次 Keynote 的主軸是在 Mac OS X 與 iOS 8 上頭,個人覺得二系統表面上看來沒有許多新意,但裡頭有不少文章。這次還特別強調開發者工具的部份,新增了一個開發語言 Swift。就消費者而言,二系統的整合更好了,許多功能,Apple 也呼應了許多消費者的需求,讓這些功能能融合到系統中,提供更一致的 UX。就開發者而言,今年要學的東西非常多,而且會是充滿新契機與挑戰的一年。

當然 WWDC 2014 是給開發者看的,但大家已將它視為是未來 Apple 發展的風向球,雖然如此,沒有新硬體的發表,還是會讓許多阿婆粉絲失望,當賈神在 WWDC 2010 發表 iPhone 4 時,就又為 WWDC 添加了一種新的期待與話題。不過個人認為阿婆這招很利害,可以讓眾多檯面上對新硬體的猜測,持續到九月。讓大家搞不清楚,亂猜一通的情況下,讓"各種"新機將市場的氣氛炒熱到最高點。

底下就按照發表的時間先後,談談實況內容與小弟個人對這次 Keynote 的看法。

首先是 Mac OS X 10.10

庫克大一上場就指出WWDC 已舉辦了 25 屆,在 1990 年時的第一屆,與會的開發者只有 1300 名,討論系統 7(Mac OS 之前以號碼為代號,小弟知道的是從 1988 年發表的系統 6 開始,但個人是從系統 7 開始使用)。今年有來自 69 個不同國家的開發者參與此盛會,有 70% 的開發者是第一次參加。這是在強調 Apple 的技術根基深厚,而且仍有源源不絕的開發者投入 Apple 的開發者陣營,動能充沛。目前全球有 900 萬個註冊開發者,且比去年多出 47%。今年參加的學生開發者最年輕的才只有 13 歲。

Image

庫克大明確點出這次 WWDC 的重點,Mac OS X,iOS 以及 Dev(開發工具方面的革新)。

Image

庫克大說的其他部份就是市佔的情況,這部份小弟就略過了。在整體市佔(OS 或 iOS 裝置數量)離其他陣營有一段距離的情況下,開發者瞭解目前的市場情況即可。Apple 的開發者通常會將硬體的裝機量看成是 App 的市場,而跟其他陣營不同的是,新版系統的採用率通常在短期內就可以拉高到相當高的比例。

這次的 Keynote 大概克雷大是主角。他老兄上場時先搞笑了一下 Mac OS X 的命名,當然最後揭曉的 10.10 的名稱就是優勝美地(Yosemite)。

Image

先來看看主角優勝美地的特點。

主要的特點有介面、內建 App 以及 Continuity。

Image

操作介面上,優勝美地沿續 Aqua 的設計讓介面美觀優雅、易用且意義明確,整體而言是往 iOS 7 的扁平、透明的風格調整。聽說克雷大說光新垃圾桶的造型設計就花了不少時間。介面上比較容易被注意到的是工具列、標題列與 Dock,變成半透明,讓整個視窗在視覺上更具連貫性。介面所使用的字型、標誌與圖示都經過重新設計,不管您喜不喜歡,這是滿大的工程。

Image

通知中心新增今日概況(Today View),而 App 也可以用 Widgets 形式將通知放到通知中心裡頭,就跟 iOS 7 一樣。

Image

Spotlight 由原本的搜尋,進化到"portal"級的功能,需要找什麼、用什麼,Spotlight 一下即可,而且不只電腦中的資料,還可以連上網去找某些特定的資訊。個人認為這可能是未來瀏覽器的進化方向,化有形為無形。

Image

Image

iCloud Drive (iCloud 硬碟)。簡單說,就是 Apple 版的 Dropbox,可將您的檔案上傳用檔案夾整理,然後各個裝置上都會同步。支援 Windows。

Image

Mail App 有滿值得注意的新功能。除了在整理郵件時,用滑動的方式來操作之外,可對郵件的附件進行標註(markup)、縮放以及 Mail Drop 的功能,都非常切合一般使用者在處理電子郵件時的需求。Mail Drop 可以將大的附件檔,透過 iCloud 的支援,以連結的方式傳送連結給對方去下載,檔案大小最高支援到 5GB 的單檔。郵件的附件如果是圖或 PDF,則使用者可直接在上頭進行標註或簽名,讓重點更容易被看到,也可以完成文件的簽署動作,當然文件的簽署還需要有一些簽章的認證等問題要處理,但如果不是很重要的文件,這種標註方式,也夠用了。

Image

Image

Safari 的部份提到的是工具列的改良,將一些頁籤與書籤列隱藏起來,讓視窗有更大的空間來檢視網頁內容。在內部更增加了對許多技術的支援,如 WebGL、SPDY、IndexedDB、JavaScript Promises、CSS Shapes and  Compositing 以及 HTML 5 的 Video 等。瀏覽網頁時也更加省電,速度又更快。此外,JavaScript 的引擎執行效能也提高,讓各種 Client 端的應用能更快速,使用者能有更好的體驗。新版的 Safari 連頁籤都可以捲動,所以如果您習慣使用許多頁籤來瀏覽不同的網頁,這個功能可會讓您在切換不同頁籤時感到非常的便利。

Image

Image

再來是 Continuity,小弟將之翻成"無縫接軌",Mac 做到一半的文件可以從 iPad 或 iPhone 接手,反之亦然。系統將這個功能實作在 Handoff(接手)裡。此外,InstantHotspot(即時熱點),如果您的 Mac 是透過 iPad 或 iPhone 的網路上網,您只要直接在 Mac 的 WiFi 選項上選取 iPhone 或 iPad,不需另外再作設定,就可以直接連上行動裝置而上網。Continuity 還能讓您在 Mac 上接打到 iPhone 的電話,當然打電話出去也沒問題,在網頁上看到電話號碼,就可以直接從 Mac 上打電話出去了。。也就是說,Mac 與 iPhone、iPad 都連在一起了,而且在任何一部裝置上做事,可以馬上切換到另一台裝置上繼續進行。之前被告上法院的 iMessage 無法傳訊到其他手機的問題,在新版中也會被解決,也就是說 iMessage 會檢查要送到的號碼所使用的手機是不是 iPhone,不是的話,就以一般簡訊傳出。

Image

Image

我們可以看到 Mac OS X 正於 iOS 一起往一個最大公約數上走。之前有謠傳說 Apple 會推出以 A8 晶片為處理器的筆記型電腦,這看來也相當合理。我們可以期待一個雖然封閉,但使用者體驗非常棒的個人運算軟硬體鏈。免費使用的策略,也持續對微軟的作業系統造成壓力。

開發者預覽版現在就可以下載,正式版將在秋季推出。

螢幕快照 2014-06-03 下午10.42.5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以 Ad-Hoc 方式測試軟體 iOS 7.1 裝置需要使用具 SSL 憑證的伺服器

在進行 iOS 的 app 開發時,常需要讓一些團隊成員或測試者測試 beta 版的 app。如果您以 Ad-Hoc 方式發送測試用 app 給測試者下載安裝的話,使用者的裝置若已更新至 iOS 7.1,則您需要找個有 SSL 憑證,支援 HTTPS 的 host 來放置您的 app,否則測試者要下載測試軟體時,會遇上憑證無效的錯誤訊息而無法下載安裝。 提供給您參考,若您有相關的解決方法,也請不吝賜教分享給大家。 [更新] 可將 ipa 與 plist 檔上傳到 Dropbox 中的"公開檔夾(public)"中,然後連到 itms-services://?action=download-manifest&amp;url=<plist 檔的位置>,即可進行 Ad Hoc 的發佈。當然,測試者的裝置需經過開發裝置的 UDID 碼註冊才行。 另外,Google Site 因不支援以 itms-services:// 的協定連結,所以無法透過 Google Site 的連結來進行 Ad Hoc 的發佈。  [回覆 -> 天天網友] 請如圖所示般,複製 .ipa 檔的公開連結,將 .ipa 的公開連結加到 .plist 檔中。以同樣的方法複製 .plist 檔的公開連結,並將連到 .plist 檔的超連結寫成 itms-services://?action=download-manifest&amp;url=<plist 檔超連結> 的形式(沒有角括號),放在網頁中,或以電郵傳給測試者,點選之後,即可將 .ipa 檔下載安裝。不是以 HTML 的 <a href=""> 來連結。 您的問題應該是沒有在網頁的連結中使用 itms-services:// 的方式來進行連結,或不是連結到 .plist 的公開連結上。 .plist 的 URL 看起來會像是 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xxxxxxx/xxxxxx/xxxxxxxx.plist。網頁中連結的寫法是 <a href=itms-services://?action=download-manifest&amp;url=https://dl.dropboxuserco...

某些特定的 iOS 開發者遭受由 iMessage 而來的 DoS 攻擊

據 MacRumors 引述 The Next Web 的報導指出,某些特定的 iOS 開發者遭受由 iMessage 而來的 DoS(Denial of Service)。 據遭受鎖定的 iOS 開發者 Grant Paul 的說明,Apple 並沒有為 iMessage 的訊息傳輸量設限,所以攻擊者可以用短時間內發出大量訊息的方式來進行阻斷式攻擊。另外,攻擊者也可發出以 Unicode 編碼的"複雜"文字或數量龐大的文字訊息,讓 iMessage 受不了,無法計算(render)文字訊息,這就可以讓 iMessage 無法順利開啟。 文章中也提到 iH8sn0w 這位越獄工具與軟體的開發者指出,透過 AppleScript 就可以發出這種 DoS 的攻擊。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跳轉收看。

Google Spaces 社群通訊的新選擇

繼 Google+ 之後,Google 再發表 Spaces 搶佔社群通訊的市場。與 Line、Facebook Messenger 類似,Google Spaces 讓使用者可以在建立群組空間後,將親朋好友加進群組中,隨時張貼分享連結、圖片、YouTube 影片與文字訊息,而且可針對某某個貼文發起群組對話。 使用 Spaces 需要有 Google 帳號,相信在使用者普遍擁有 Google 帳號的情況下,這不會是問題。底下由小弟截圖說明一下 Web 版的操作概況,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試用看看。Google Spaces 官網:https://get.google.com/spaces/ Google Spaces 官網   登入 Google 帳號後可建立群組空間   按下透過下列方式邀請,可以複製連結、電子郵件與 Facebook 的方式來邀請親朋好友。 分享的貼文   在群組中分享連結   在群組中分享圖片   在群組中張貼文字訊息 介面簡潔,操作容易,有 Google 帳號的朋友用來應該很方便。Google Spaces 也有 Android 與 iOS 的版本,在手機上也可以使用。 小弟也弄了個群組,https://goo.gl/spaces/139AccKnTA7TvaXe6,雖然與老宅男沒什麼好聊的,但歡迎您加入,測試一下 Google Spaces,:p。 **本來想透過學校的 Google App for Education 帳號來使用,如此工作或教學上就比較方便,沒想到目前 Google Spaces 目前尚未支援 GAP for Education 的帳號,希望 Google 可以很快就提供 Spaces 給教育單位的帳號使用。**